战鼓咚咚,号角悠长。
大汉龙旗迎风招展,战船破浪。
刘易所主持的出征罗马帝国本土半岛的誓师大会在埃及民众的两三百万人的注视之下举行。
这些埃及民众,他们或者并不明白汉军这是在干什么,也听不懂汉人所说的话。
可是,看到汉军军容整齐,威风凛凛的雄姿,看到汉军泊在海港的庞大战船的时候,他们亦有点激动。
汉军的威武,汉军的强盛,汉军那庞大的战船船队,深深的震憾了所有的埃及人。
当然,这些埃及人也并非全都是一无所知。
在汉军誓师之后,一队队的军马分别登上了战船,扬帆出海的时候,通过了一些翻译相传,他们很快就知道了汉军现在是要出征罗马帝国。
开始时候,埃及民众是在震憾之中静静观望着这海港上的情况,随着翻译对他们的传话,他们知道了汉军的事。他们就不由也随着有点激动了起来。
无它,因为罗马帝国一直都在压迫着他们,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他们对罗马帝国有着一种压抑在心底里的仇恨。知道了汉军这是要去征伐罗马帝国,他们都情不自禁有为汉军喝彩,欢呼着为汉军送行。
可以说,汉军征伐罗马帝国的行动,无言中就更加拉近了他们与大汉的距离,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就对汉军产生了一种认同感。
如果说汉军助他们把占据了他们埃及的罗马帝国的军马打败,赶走了罗马帝国的军马。这些行动让埃及人对汉军产生了感激之情,对汉军难以产生敌视的心态的话,那么汉军征伐罗马帝国,就直接让埃及人对大汉产生了一种认同感。在他们的心里,多少都生出了一种汉军是他们自己人的念头。
早前汉军征召他们开挖苏伊士运河,在这其中,汉军对待他们的行为,让埃及人感受到了大汉的善意,现在,在这种善意的基础上,更让他们进一步认可了大汉的统治。
相信,不久之后,汉军调来大汉官员在他们埃及设立大汉官府政权机构,开展对他们这些埃及人进行统治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愿意配合。会让大汉官府的工作更好的开展。
刘易站在高高的战船,将来的大汉,除了皇帝,其下不会再有什么的王公出现,就算是皇帝之子,亦不能封王。最多就只有一个太子,作为皇帝的继承人。
称王是天下大乱之祸根,万万不可再封王之事。
想想司马王朝的八王之乱,再到后来的隋唐宋元明清等等朝代,因为这个王那个王的造反谋朝,直接导致一些朝代的覆灭。就算不覆灭,亦使得朝廷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
所以,刘易请真考虑过这些问题,一直都在考虑着要如何才可以确保这些汉军军将在世界各地镇守的时候,又能对大汉朝廷忠诚。
现在,眼看就要杀到罗马帝国了,灭了罗马帝国后,刘易就会班师回朝。而汉军大将,大部份都会被留在世界各地镇守。